为全面系统总结梳理习“三个转变 ”重要论述实施十年来,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取得的创新经验、先进模式、成绩成果,推进“千万工程 ”经验学习运用,12 月 20 日上午,以“十载耕新 品牌筑梦”为主题的“金农好好·2024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 在浙江省金华市开幕,这是自 2018 年 12 月 20 日举办首届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以来,连续举办的第七届年度盛会。
本活动由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网主办,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智慧支持,南方农村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金农好好为本次活动的冠名品牌,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北京中品真选科贸有限公司、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高静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文学,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大使广德福,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华荣,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江芬,北京大学教授王齐国,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显明,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斌峰,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王建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郑志受,《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张超、总编辑宛枫等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中国品牌》杂志社总编辑宛枫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她表示,金华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明、充满诗意与故事的城市,在这里举办“金农好 好 ·2024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 ”,不仅是一场汇聚智慧与创新的盛会,更是对 过去十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砥砺前行的回顾与展望。这十年,是金华乃至全国 农业品牌在挑战中成长,在创新中壮大的十年;这十年,是区域农业品牌在风雨中砥砺前行,在砥砺中铸就辉煌的十年。
“十载耕新,品牌筑梦 ”。这十个字不仅是本届盛会的主题,更是对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最真实的写照。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大会,推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的持续、健康发展,让更多的农业品牌互融互通,让更多的中国优质农产品成为全世界消费者的首选。
随后,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斌峰致欢迎辞,他表示品牌建设是农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农业要坚定不移走好品牌之路,金华是农业大市,农耕文化历史悠远长久,农业资源较为丰富,拥有金华火腿、金华佛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金华市拥有 25 个国家地标产品,数量暂居浙江省首位。此外,金华两头乌 等地标产品持续擦亮,金字火腿、李子园牛奶等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的提高,目前 “金农好好 ”区域品牌授权企业已达到了 211 家,累计销售额达到669 亿,带动就业 12 余万人口。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是我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顶级盛会,已成为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风向标,本届盛典的成功举办必将推动金华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
接着伴随现场激光视频,数字人“跨过”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走过的历年年份,大屏幕定格大会主题“十载耕新 品牌筑梦”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上台宣布“金农好好·2024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正式开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高静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文学,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大使广德福,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分别就不同主题进行了演讲。
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提到,我国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低、难以形成品牌效应。目前,全社会对品牌的意识逐步提升,在一系列品牌建设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已经建立了品牌评价的标准体系和发布体系。目前我们的祖国有 41 个国家标准、27 个团体标准,中国在建立特色品牌价值评价机制的同时,也为全球的国际大品牌评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围绕“从全球实践看农产品品牌打造 ”主题,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高静雅进行演讲。她表示农产品品牌打造是助力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效途径,有三个维度进 行分享:首先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普遍性,农业生产力逐步提升,供应链经营成本进一步降 低,电子商务平台等消费终端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其次是“地理标志 ”标签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据统计贴有“地理标志 ”标签的食品全球每年贸易额超 500 亿美元。该标签将食品与其原产地联系起来,为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第三点是农业文化 遗产对农产品的品牌附加效益,以农产品为核心推动当地的文化传播、特色旅游、遗产地体 验教学等农文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品牌差异化打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文学围绕“WIPO 与地理标志国际保护 ” 主题进行演讲。他提到,《2023 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 年地理标志在全世界的注册,欧洲占比超 50%,亚洲第二,其中,中国上报的地理标志数量超越 9700 个,远超其他几个国家。在产品分布方面,2023 年,葡萄酒和烈酒占比超 50%以上、农产品和食品占比超 40%。2017 年农产品只占 28.2%,侧面说明近几年全球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和注册势头迅猛,中国的申请和注册量增长尤为快速。
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方式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地理标志国际条约、地理标志国际保护途径和原产地名称和地理标志里斯本体系4 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致力于让更多的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让更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让地理标志赋能中国区域农业品牌走向国际。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大使广德福谈道在全球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国家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地区并不缺少优质农产品,但往往有品质、无品牌,或品牌价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在生产环节获得有限收益。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创响一批“土字号 ”特色品牌,将为地方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助力培养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
浙江是经济大省、农业强省,创造出许多经验。比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西湖龙井、金 华火腿也是享誉全球。在习“创新探索走前列示范引领立潮头 ”的要求下,浙江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必将探索更多发展经验,成为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的重要探索。
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进行演讲,他表示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绝大多 数都是地理标志产品。《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 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对于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年是《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署 4 周年,慢慢的变多的中欧优质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 品被双方认可和保护,为中欧经贸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今年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 21 周年,中国品牌杂志社与金华市正在协商计划推动建设“欧盟地标(金华)展示推介品鉴体验广场 ”,打造欧盟地标在中国的科普文化基地、展示推介基地、品鉴体验基地和销售贸易基地,该项目若是落实,是中国地理标志合作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重大创举。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华荣,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江芬,北京大学教授王齐国分别以不同角度进行分享。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华荣提到,2015 年至 2024 年是我国农业品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时期,发展成效大多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品牌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 完善。农业农村部格外的重视农业品牌建设,持续不断的增加政策有效供给,法律和政策 环境日益优化。二是农业品牌制度不断健全。加快构建农业品牌培育和发展机制, 构建农业品牌标准体系框架。三是农业品牌数量快速增加。全国共有精品培育品 牌 226 个,省级目录区域公用品牌 1100 余个,企业品牌 1700 余个,产品品牌约
2000 个。四是农业品牌效益日益提高。300 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线%,品牌农产品溢价能力显著提升。政策引领、品牌打造及传播、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谈道,回顾 2014 年到 2024 年这十年,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研究的成果加速出现,包括农产品品牌相关学术研 究不断深入、中国农业品牌建设类型获得多元探索、运营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等。未来,要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品牌建设的特色战略及特色路径,让品牌成为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核心标志。其次,品牌的运营急需人才,因此要校园社会合力,培养年轻化、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最后,要加大力度让乡村与农业品牌国际化发展,使国内消费和国际消费齐头并进,使中华文化随着中国农产品的推出而在世界上获得更好的声誉。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江芬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 三次亲临甘肃考察,都对甘肃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甘 味 ”品牌作出了明确指示。全省上下始终牢记习嘱托,立足特色地理天气特征情况,聚焦做好“土特产 ”文章,在全国率先建设“甘味 ”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聚焦市场需求、绿色发展,以规范建设为着力点、提升品牌质量水平,以创新驱动为手段、增强发展动能,加快“甘味出陇出海 ”,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以富民增收为目标,聚力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厚道甘肃、地道甘味 ”已经在广大客商和消费的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形成良好口碑。
北京大学教授王齐国表示,区域农业品牌从无到有、遍布全国,品牌建设的意识日益增强,中国农业产品的生态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但农业品牌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或者初级阶段,商业逻辑都会存在缺陷。正确的商业逻辑可以让品牌获得自我赋能的力量。此外,地理标志产品也需要品牌化发展,具体来讲是有品牌发展的顶层思考、品牌的战略和目标。当然,不可以忽视品牌侵权的问题,区域农业品牌缺失法治层面的保护,被侵权的案例层出不穷。
随后,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张超介绍建设“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华)展示推介品鉴体验广场 ”规划。
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张超介绍建设“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华)展示推介品鉴体验广场 ” 规划
张超社长表示:金华市在全国首创率先设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华) 展示推介品鉴体验广场 ”,是全国地理标志商品市场集聚效应的权威阵地,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精品品牌的品牌缔造阵地,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优质优 价的体验阵地,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的核心阵地。取道金华,助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迎来新一轮高光时刻。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上台启动“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华)展示推介品鉴体验广场启动仪式 暨首批入驻地理标志品牌 ”发布仪式
五常大米、新会陈皮、庆阳苹果、云阳红橙等作为首批入驻的地理标志品牌。五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泽春、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志刚、庆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晓春、重庆天生云阳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上台就入驻地标广场发表了讲话。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二级调研员滕怀渊,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商标专利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楼力嘉,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四级调研员贾海光上台发表讲话,表示将积极推动辖区内的地理标志品牌入驻。
下午,2024 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暨金农好好品牌五周年主题活动隆重开幕,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张超致欢迎辞。他提到,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是我国推进农业品牌发展中的重大创新和重要探索。近十年来,各地因地制宜、蹄疾步稳开展区域农业品牌创建行动,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农业品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强国建设的创新者、先行者、推动者。希望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可成为品牌间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共同为我国区域农业品牌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在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经验交流环节,武汉农业集团副总经理、武汉江城百 臻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均涛,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宇飞,吉安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朱军平,临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江涌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主题分享。
武汉农业集团副总经理、武汉江城百臻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均涛在主题分享中介绍,近年来,武汉市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创建了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江城百臻 ”,着力构建起“市级+区级+企业 ”品牌互促共建的发展体系,重点打造了热干面、洪山菜薹等八大核心产品阵列,培育形成了涵盖 120 余家企业、200 余种农特产品的品牌目录集群。讲好品牌故事,借助央视、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开展矩阵宣传,累计触达 13.74 亿人次。拓宽市场渠道,整合资源打造“江城百臻 ”供应链,累计服务 750 多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推动产地和终端、线上和线下有机融合。强化营销推介,持续推动武汉农产品走进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江城百臻 ”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社会效益日益彰显,2024 年带动目录企业年销量突破百亿、增幅超 20%,有效推动农业产业高水平发展。
吉安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朱军平以“全域推进、全链提升 ”为关键词, 分享“井冈山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的创新探索经验。他讲到,近年来,吉安市 委市政府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将“井冈山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作为引领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工程,统筹推进“三化 ”“五统一 ”建设,持续提升吉安农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努力走出以品牌带动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目前,“井冈山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拥有授权企业 397 家,带动 40 万户农户致富,旗下子品牌井冈蜜柚、泰和乌鸡入选 2024 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4 个产品入选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2 个产品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产品,5 个产品入选中华老字号。
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宇飞在主题分享中介绍,鄂尔多斯悠久的农耕与游牧文明交融,赋予产品独特的工艺和风味,形成浓郁的民族特色。“暖城多味 ”是鄂尔多斯着力培育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市级 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品牌过程中将丰富更多“可感可及、暖心暖味 ”品牌内涵, 融汇生态绿色、自然本色、北疆特色和质量成色四重亮点,讲好品牌发展故事, 树立品牌良好形象,打好宣传、营销、品质、共富“4 张牌 ”。充分的发挥“二 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 ”的优势特色,努力让更多“暖城味道 ”走进千家万户、畅销全国各地。
临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宋江涌分享“好食来临 ”农产品区 域公用品牌培育与打造的经验。他介绍,临海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 的原则,倾力打造“好食来临 ”多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起 “ 1(区 域品牌)+N(线上线下销售平台)+ 生产基地 ” 的品牌孵化模式,由临海市社发集团(国有企业)运营,倾力打造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 域公用品牌“好食来临 ”,谋划制订并实施了“产业、运营、业态 ”三大体系, 推动临海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程度逐步的提升,初步形成绿色兴农新格局。
“好食来临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 ”“从种植到加工 ”的全流程可溯源体 系,全覆盖推进“一证一码 ”授权产品溯源执行管理,确保生产有记录、流向 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截至目前,SC 认证企业收录 24 家,191 种产品;小作坊企业收录 11 家,77 种产品。
随后,在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经验交流环节,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显明,锡林郭勒盟品牌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那日苏,方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迪,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志刚就各自区域农业产业品牌经验进行主题 分享。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显明对“金华两头乌 ”进行了推介,介绍了品牌现代化养殖、精细化加工、融合化发展、精准化营销、高端化定位、法制化 推动的“六化 ”发展趋势。他讲到,在金华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下,金华市 从种业“卡脖子 ”难题入手,强化育种攻关;从丰富两头乌产品入手,研制开发两头乌特色菜和特色小吃;从便利购买入手,积极构建两头乌专卖店(体验馆)、网上商城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从农文旅融合入手,成功打造“熊猫猪 猪•金华两头乌国际牧场 ”等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
金华两头乌不仅是优秀的地方猪种,也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同时还是世界顶级火腿 - 金华火腿的原材料,因此全方位展示金华两头乌文化,讲好金华两头乌的故事,是产业振兴,让金华两头乌猪走遍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好途径。
锡林郭勒盟品牌建设促进中心副主任那日苏向与会嘉宾推介草原珍品— —锡林郭勒羊。他谈到,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依托资源优 势、品质优势,全力打造了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完善追溯体系建设、优化品牌授权管理、强化品质管理保障、拓展产品营销售卖渠道、提升品牌传播质效。自 2021 年锡林郭勒羊品牌投入运营至 2024 年四年间,锡林郭勒区域公用品牌在各类媒体平台曝光量达到 42 亿次以上;全盟累计加工品牌羊 132 万只,通过线上、线下零售渠道推动产品进入全国市场实现“优 质优价 ”销售,带动牧民增收 5000 余万元。
在“打功能牌走特色路,加快推进方正稻米产业高水平发展 ”的主题分享中,方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迪介绍,方正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富硒水稻 生长条件、全国领先的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模强大的水稻生产主体和美誉全国的方正大米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做强优质种子选育、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升级、构建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等手段,深入实施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构建了以稻米种植为基础、精深加工为牵动、技术创新为引领的“方正模式 , 为农业发展筑牢根基。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志刚带来了“新会陈皮 ”品牌创新探索经验的分享,他从历史沿革、产业振兴、品牌升级三个层面介绍了新会陈皮产业与品牌建设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新会区委、区政府格外的重视新会陈皮这一“土特产 ”, 紧紧把握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契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 ”部署, 突出“新会种(zhǒng)、新会种(zhòng)、新会陈 ”这三个道地属性,全力做好 “土特产 ”新文章,持续打造好新会陈皮公共品牌。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 ”经验,努力将“新会陈皮 ”打造成为全省“百千万工程 ”富民兴村典范和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标杆。
圆桌对话环节中,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厉红亮, 杭州市临安区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郭军波,广东新宝堂医药有限 公司总经理徐大鹏,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巧佳,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针对区域农业公用品牌的未来趋势,分别从区域农业形象品牌 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政府扶持与市场运营、品牌打造的价值优势、品牌与授权 企业生态机制、数据赋能品牌建设五大层面展开对话。
精彩的思想碰撞过后,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王建国上台发布《传承金质 匠心五年 ·2019-2024 金农好好品牌发展报告》,由此开启 “金农好好 ”品牌五周年主题活动。他指出,2019 至 2024 年是“金农好好 ”实 现蝶变发展的五年。在这五年里,“金农好好 ”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的发展方针,积极整合区域内优势农业产业资源。秉持着“传承金质,匠心五年 ”的理念,通过深耕品牌建设、优化产业服务以及传播金华文化,不断推进品牌向前发展。
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啸豹以“新征程 向未来 ‘金农好 好 ’品牌全新升级 ”为题,从新征程、向未来、新理念、新路径、新目标 5 个方 面分享了金华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农好好 ”未来发展之路。他表示,金华是农业大市,“金农好好 ”品牌升级是响应“农业强市 ”战略蓝图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实现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金农好好 ”品牌五周年主题活动还发布了 2019-2024 金农好好品牌五年发展优秀合作伙伴、“我为金农好好代言 ”移动互动传播数据分析。
活动上,金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厉红亮,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四级调研员贾海光,金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处处长宋维龙为“金农好好 ”品牌第五批授权企业授牌。
夜幕降临,会场氛围愈发活跃。在 12 月 20 日晚间的金农好好 ·2024 区域 农业品牌年度盛典上,不仅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4 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报 告》以及“ 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 ”“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 ”等,还有“金农好好 ”“江城百臻 ”“井冈山 ”别开生面的故事讲述。
盛典以区域农业品牌走秀开场,随后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张超作简单欢迎致 辞,他表示今年特别增加了三个卓越区域农业品牌故事讲述环节,从脚本、演员、服装等都是彩排了N 轮,目的不仅是要把品牌内涵、品牌故事演绎得更生动,还希望能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该品牌和品牌背后的生动华 章。
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宛枫发布《2024 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报告》
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宛枫在盛典上发布《2024 中国 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报告》,并解读重点内容。她表示截至 2024 年 11 月 30 日,全国共 有区域农业形象品牌 915 个,产业品牌近万个。从消费者角度看,超 6 成的消费者表示“在 意 ”政府推介的区农品牌,这也和政府推介通常与质量保证、安全监管和地域特色等正面宣传相关联。从营销模式看,微短剧成为农产品的品牌年轻化开辟了新路径,也是农文旅融合 的一大契机。微短剧的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24 年预计超过 500 亿,2027 年将超千亿。从用户规模来看,2024 年用户达到 5.76 亿,看微短剧的人比点外卖的人多。
“情绪价值”“按梗消费”“职业打假”和“带货翻车”是今年的年度热词。从年初爆火的尔滨, 到 3 月疯狂的“天水麻辣烫 ”,再到火遍办公桌的“禁止焦虑 ”,和意外走红的“卓资熏鸡 ”, 都体现了区域农业品牌背后的情感故事。这些热点事件不仅展示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它们传递了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当然,一些主播的翻车和农产品被打假事件也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敲响了警钟。
放眼未来,备受热捧的情绪价值,将在同质化严重的农产品竞争中打开差异化发展的市 场。此外,农业“AI+ ”的概念也将成为未来主流。
同时,盛典公布“2024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案例 ”,他们是金农好好、井冈山、天生云阳、暖城多味和郫县豆瓣。
随后盛典上发布“三个转变 ”这十年 ·2014-2024 寻找中国品牌发展的生动践行者——区域农业品牌入选品牌、人物、机构。
“三个转变 ”这十年 ·2014-2024 区域农业卓越影响力品牌和卓越发展力品牌代表合影
其中金农好好、甘味、井冈山、丽水山耕、江城百臻、天目山宝 6 家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及新会陈皮、五常大米、锡林郭勒羊 3 家区域 农业产业品牌入选“三个转变 ”这十年 ·2014-2024 区域农业卓越影响力品牌。
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好食来临和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方正大米入选 “三个转变 ”这十年 ·2014-2024 区域农业卓越发展力品牌。
浙江大学 CARD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全国人大代表、乔府大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乔文志,新宝堂陈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忠为“三个转 变 ”这十年 ·2014-2024 区域农业品牌时代榜样人物。
南方农村报社、浙江芒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为“三个转变 ”这十年 ·2014-2024 区域农业卓越品牌服务机构。
此外,2024 年度区域农业公用品牌价值评价结果在盛典发布。“井冈山 ”“金 农好好 ”“暖城多味 ”三家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价值逐一揭晓。吉安市区域农业形象品牌井冈山:品牌强度 793 分、品牌价值 122.89 亿元;金华市区域农业形象品牌金农好好:品牌强度 717 分、品牌价值 38.07 亿元;鄂尔多斯市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暖城多味:品牌强度 552、品牌价值 3.89 亿元。
大荔冬枣、云阳红橙、江城百臻、暖城多味、甘味、井冈山6 家区域农业品牌在活动现场与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 2025 年产销合作意向协议,金额达2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张超分别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志刚、五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泽春发布“中国品牌 ·新会陈皮 ”“ 中国品牌 · 五常大米 ”联名品牌。
同时,中国品牌杂志社总编辑宛枫与南方农村报社副主编周晓凤就“媒体融合协作、调查研究、会议活动互助 ”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最后,“2024 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 ”“2024 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 ”在盛典上揭晓。